据中信证券展望,中国经济结束“供给收缩”,开始进入“需求扩张”和周期性回暖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实际上是沿着一条内在的经济逻辑主线在变化发展:从产能严重过剩到去产能,从产能逐步出清到供需平衡改善,从供给收缩到需求扩张。“供给收缩”一方面有效改变了产能严重过剩现象,使许多行业的供需格局得到改善,价格由持续通缩转向显著回升,企业盈利改善,而另一方面也带来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痛苦”。现在,过剩产能已基本出清,资本开支回落也已经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而产能利用率则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逐渐增多的证据显示,“供给收缩”和经济持续下行阶段已基本结束,经济将进入“需求扩张”和新一轮周期性回暖阶段,经济内在动力增强,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提升。

  年初以来看空中国经济的逻辑并不成立。进入2018年,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渐起,其逻辑主要是对经济数据波动反复、周期性行业资本开支、限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和PPP融资、房地产周期下行、“信用收缩”以及中美贸易争端等因素的担心日增。我们认为,采矿业和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资本开支趋势性回暖在即;房地产投资逻辑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好于市场预期;年内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和外需环境改善趋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较小;“新一轮”对外开放有助于FDI和服务业投资增长;“去杠杆”和“严监管”冲击边际减弱,合理的信用扩张有望恢复;而宏观政策收缩则是基于经济内在动能的增强,因而基建投资回落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必然回落;随着二季度及下半年经济数据的变化和对宏观政策解读的进一步理清,市场对增长、通胀、盈利以及政策取向的预期会得到修正,下半年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也将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下半年将可以看到M2和社融增速回升。其一,金融监管趋严和“去杠杆”是本轮信用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监管趋严和去杠杆的本质不是禁止这些业务,而是让这些业务在既定的法律监管框架下运行,未来金融监管和去杠杆对信用收缩的影响将会逐渐递减,M2和社融存量增速将回升;其二, 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可能意味着对前期略微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状况作出某种修正,对流动性做适当“补血”,预期年内降准将继续,促使略有偏低的M2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有所回升;其三,从社会融资的结构来看,伴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债券融资已经触底连续反弹,委托贷款增速距离触底已经不远,而债券融资和委托贷款是社融结构中占比比较大的两项,如果债券融资和委托贷款回升,M2和社融存量增速将随之回升,信用收缩对实体经济中居民和企业融资的影响也将逐渐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