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相关统计数据看,房地产市场总体比较平稳,甚至较去年有所回暖,无论从区域还是房企来看均持续分化。根据国海证券最近数据显示,8月重点城市一手房成交量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5.4%、增加30.9%,全年累计同比增加30.5%;去库存化方面,重点城市去化周期平均 为29周,一线城市平均为23.8周;二手房方面,8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与同比分别下降14.3%、增加128.8%,全年累计同比增加 91.3%;8月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为10787元/平方米,环比升0.95%,同比升0.15%。
专家指出,房地产企业生存拐点正在到来,长期看,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退出这个行业,而继续呆在这个行业的多数企业也将转型,这是行业大势所趋。
半数上市房企效益下滑
9月11日,龙湖地产公布8月份数据显示,8月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0.6亿元,销售面积31.3万平方米。1月到8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301.2亿元,同比增长7%,销售面积248.4万平方米。龙湖地产前8个月销售金额301.2亿元人民币,同比涨幅7%。
业内此前曾经预计,8月万科、保利、金地、招商、首开、华夏幸福(600340,股吧)(咨询和买卖)的签约销售额为415.6亿元,整体环比下跌9.6%。
从上市房企已经公布的中报来看,业绩出现分化,部分转型多元化发展。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销售转好,毛利率企稳。但Choice金融数据终端的数据显示,14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67家收入同比下滑,74家盈利下降甚至扩大亏损,而区域之间则差异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67家收入同比下滑的企业中,大多是业务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区域性地产公司。
另外,根据142家上市房企201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负债合计近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平均负债率为76.8%,创下近年峰值,超过四成负债率超过70%红线。净利润率只有约9%,相比2013年已显著下滑约3个百分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这组数据说明哪怕是上市公司型的房企,日子也并不好过。负债率超过70%,属于风险增加的区域。在楼市繁荣期,部分房企高负债,就意味着高杠杆,这是有利于快速扩张的。但在市场平稳期或低迷期,仍出现高负债,多属经营压力和风险的显现。
杨红旭还提到,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625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8.1%。今年以来,全国楼市复苏,但是区域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显著回暖,二线城市有所反弹,而广大三四线城市复苏乏力,住宅库存仍处历史偏高水平。
“上市公司业绩已经显现承压,而更多的中小房企的经营压力更是在继续恶化之中。”杨红旭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6万家,2013年增至9.1万家,其中仅在受金融危机冲击后的2009年房企数量略有下降。
在杨红旭看来,从房企数量变化来看,看似并无压力加大的迹象;但事实上,房企数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性拐点正在到来。
转型发展成常态
房地产开发的同质化严重,房企业绩的分化等因素迫使部分房企寻求转型当前,房企转型已成为一种常态。当然也有一些例外,譬如龙湖地产在转型方 面就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仍然坚持区域聚焦策略,深耕环渤海、长三角、华南等经济发达区域,具体在操作层面主要是布局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区域,如在北京(楼盘)日前正式亮相的东坝项目就是如此。此外,融创地产的情况和策略也与龙湖地产非常相似。
中粮地产在丰富产品结构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其打造的北京首家“城市微度假”国际生活小镇祥云小镇日前也高调亮相,试水“特色小镇+城市微度假”模式。不过,中粮 地产相关人士强调目前只是在尝试探索新业态,主要精力还会放在“大悦城”的扩张方面,计划未来3到5年,“大悦城”数量要从目前的6个增长到20个。
眼下,2015年已经过半,房企转型展现出众生百态,从“互联网+”,到“+保险”、“+金融”、“+医疗”,再到布局大消费、大金融,房企正将触角伸向各行各业,甚至抛弃房地产主业。
据媒体报道,江苏一家原本每年利润只有一两百万元的物业管理公司,近两年做起了代客养花生意,利润迅速扩大四五倍。通过这一不起眼的业务,该公 司掌握了海量的客户数据,下一步准备利用这些数据,联络三甲医院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它们还希望借助强大的苗圃培育能力进入更多小区,并在形成一定规模后, 打造一个面向社区的电商平台。
这样的故事或许对房企转型带来一定的启发。据了解,截至目前,宣布转型的上市房企已超过50家。
在转型方式上,房企是各显神通,瘦身、分拆、跨界五花八门。如恒大地产扩张矿泉水、粮油等领域。万达坚持去地产化,先后将目光投向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同程旅游等企业。绿地集团参股了上海市农商行、东方证券等。万科则发力物业管理。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中海等房企先后宣布,计划分拆旗下业务独立上市,碧桂园筹划分拆酒店业务,中海地产则宣布将物业管理业务分拆上市。
杨红旭说,其实2011年已经是中国房地产业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的分界线。2011年之前的约十年,行业利润率很高,绝大部分时间段,开发商不 管大中小,过得都是胡吃海喝的蜜日子。而从2011年开始,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微利项目甚至亏损项目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中小房企的苦苦挣扎自不必说, 即便是在一线城市风光抢地的那些大房企,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高价地一定能带来高利润。